我是河南省文科考生,参加了2019年和2020年的高考。
应届(2019年)514,省排36000+
复读(2020年)591,省排7416
总分增加77,位次提前29000+
虽然最后的成绩也不是很好,但是我还是想通过这个文章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一年的所见所闻,与大家交流沟通一下比较具有普适性的看法。
前期
刚开始的这段时间有很多同学可能因为刚刚经历过高三,现在又要重新开始,或者已经拿到了某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等原因,就会摇摆不定,会后悔,会抱怨。
但是我认为,既然做出了复读的决定,就坚定地走下去,举棋不定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你是这一类人,那就迅速摒弃这种观念,心无旁骛才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一年的时间其实很短,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里
如果你不是这一类人,不要受到这种言论的影响,安安静静的学习然后轰轰烈烈的逆袭。
后期
到最后两个月甚至最后一百天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会紧张,这是再正常不过了,尤其是复读生会有更大的压力。
我认为,紧张可以,但不能自乱阵脚,按照正常的节奏继续就好了。不用担心自己还有很多不会的,只要这一年真正付出了就不用慌(这就需要你这一年实打实的努力了),而且现在的高考更加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心态也是十分重要的!
环境
我认为复读的最佳场所是复读学校,在那里大家都有一样的高三经历一样的想要通过复读提升自己的目标,以及很有经验的老师。最最重要的是,不要单干,跟着老师的节奏是最有效的,除非是老师的能力不如你。
这是我高三时期的教训,在距离高考还有最后两个星期的时候,我感觉学校的环境不好,决定在外边自习,最后的结果就是有一点发挥失常,于是复读了。所以,不要单干!!!
改变
复读的任务并非简简单单的增加知识就够了,根本的任务是改变自己,改变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甚至是思维的习惯。
这些说来容易,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而且,改变需要的是全面的,你在生活中对待事物的态度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认真的对待跑操、内务整理都是必要的。
如果改掉低效的、敷衍的态度;如果能细致通透的分析每一道题,那么你离高分就更近了一步。
对于考试
这一年会面对许多大大小小的考试,那么当然就会有起起伏伏的成绩。成绩好的时候,就会信心十足,觉得自己又可以了;成绩不太理想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够强,低沉个好几天...这是不是同样是你的写照呢?
我想说的是,高考才不会理会你的平时成绩呢,今年七月,成绩揭晓后,我看到那个没有考过前三甚至在高考前一两个月都愁的直冒痘的女生最后居然一跃成为班级第一;我也看到往常成绩优异的那位同学收到了令人遗憾的结果,这样的例子每年都多的数不胜数。
所以啊,平时成绩是要重视,但更要正视,这些考试的作用是查漏补缺和提高应对不同类型题目的能力。
坚持
一年的复读确实很难,甚至比高三时期要克服的困难还要多。事实上,有的复读生最后的结果并不如人意,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仅仅是简单复制了一遍前一年的高三,你要知道,时间的堆砌不能带来逆袭和高分,实实在在的付出才可以。
每天都要反思一下,我是在重复高三吗?我真的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吗?还是仅仅只是自我安慰?只要坚持到了最后,自然会有好结果。
记住,你做的每一道题都算数。
健康
每天的时间会很紧张,但是绝对不要用本该锻炼身体和吃饭的时间来补,一年的拉锯赛对身体的要求很大,如果身体垮了,那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我很感谢一年前的自己面对许多亲朋好友的劝阻仍然坚定地做出了复读这个抉择,我珍惜复读的每一天,可能是因为真的付出了,我觉得每一天都过得飞快,早上起床看着还不太亮的天空、晚上离开教室欣赏美丽的星空,一天就在这么两次抬头中过去了。
我现在就读于一所省外一本师范大学,虽然还是没有到达最初的理想,但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现在初入大学,回忆复读的那段时光,全部是奋斗的景象,它给我带来的不仅是最后那一张成绩单更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不屈的意志,帮助我克服以后人生道路的各种困难。加油吧!少年们!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心理老师谨以此文与高三就打定主意复读和打算实在不行复读两年的同学共勉: 时间的堆砌不能带来逆袭和高分,实实在在的付出才可以。)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