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同学们的期末考试即将陆续结束了,是不是
最近同学们刚刚经历了入学后最为正式的一次考试——联考。联考结束后,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也接待了大量因为联考成绩不理想前来咨询的同学。在复读的这一年中,各种考试会接踵而至,考试后不少同学就会出现心态上的波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考试后的心理状态及考试后如何调试我们的心理。
一、首先,理性认识考试
考试是一次检测,是对我们前一个多月所学知识的查漏补缺,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考试及成绩,就会发现每个科目众多知识点都有其思维的精妙和智慧的火花。语文试卷上的诗句默写错误,体现的是对古诗记忆的欠缺。作文分数平平,体现的是阅读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数学计算的失误,说明我们基本功的不扎实。难题攻克不了,说明我们思维训练的不到位,英语单词量的匮乏和语法的似是而非,也让我们丢分不少。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考试中一一暴露,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考试像一个总结性的句号,更像一个引起注意的惊叹号。让我们在学习中查漏补缺,再接再厉。
考试还是一种挑战,是一场关于智慧和心理两方面的比赛,其成功与否,一方面取决于知识,而另一方面取决于我们的耐挫力和应变能力。在我们人生的海洋中,考试好比是那层层波涛,身为那条条小船,被海浪击中或击倒都不可避免。但是请让我们永远坚定的站起。古人云,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的胜利或失败,从不代表些什么。激励了无数学子的励志作品《哈佛凌晨四点半》中说:“没滴过血的手指,怎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坚韧的品质是我们应从考试中获得的精神食粮。作为一名勇敢的弄潮儿,面对困难,始终无所畏惧。
考试更是一个新的开端,无论过往悲喜,考试过后一切清零。成功的欢欣抑或失败的痛楚都已归于平静,以一个崭新的目光看待未来,焉为最正确的选择。如若一个暂停键,将之前的焦灼与忙碌终止,使我们得以短暂的休整。在这段时光中,认真反思我们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弱项,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将这次考试作为一个跳板,为今后更高的跃起奠定基础。
我们的人生,实则就是一场持久的考试,我们每个人都是斗士,放眼古今中外,哪位成功者不曾经历过一番拼搏就名扬四海?又有哪位失败的人为梦想坚持到了最后一刻?行走在人生之路上跌倒从不可怕,只要你能勇敢地再次站起,哪怕遍体鳞伤。胜利的王冠终会由时间加冕。
考试不过是我们人生千百次磨炼中的一场,但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成为日后不断成长的养料,让我们每个人都以此为戒,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携一颗梦想,一颗恒心,一份坚持,踏踏实实走过学习的坎,拥有日后金榜题名的辉煌!
二、认识考试后一般会出现的心理:
(1)自卑心理
出现这种心理的考生,一般把考试看得很重,把考试和前途挂钩,误认为考试失利就等于前途终结。所以整天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反复咀嚼失败和痛苦的情绪体验,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他们一般拒绝与人交往,即使与人交谈,也总是诉说自己的失败,自怨自艾。
(2)失落心理
考试后,随着紧张感的结束,有的同学反而会感到茫然无措,心里空荡荡的,仿佛失去了什么。这种失落心理会使他们失去热情,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六神无主。
(3)内疚心理
考试前,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激励,本想考到理想的成绩以示报答,结果心想事不成,于是产生了愧对家长与老师的内疚心理。
(4)孤独心理
一些同学因自我感觉没有考好,害怕别人嘲讽挖苦,便整天闷在家里,避免会亲拜友。这种自我封闭很容易形成孤独心理。
三、考试后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1)调整认知
考试仅仅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并不意味着人生的毁灭或者辉煌。考试失利只能说明,这次考试没有发挥好,或者是此前学业有缺漏,但它绝对不能说明自己智力不佳、性格不好、人际关系不良、品德缺失,甚至前途惨淡等等。因此,同学们要多做积极的、鼓舞的自我暗示;家长要坚定地对孩子说:“没关系,只要不放弃,路有千万条。”
(2)情绪调控
知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事实上多数同学比家长还要痛苦,甚至愧疚不已。这个时候,同学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积极面对,尝试练习“正念放松”来放松身体。
(3)行为调节
考试结束后,同学们可以约上几个好朋友一起做感兴趣的事情,比如:打篮球、打羽毛球、踢足球、跳绳、踢毽子等;离家较远的同学也可以通过打电话甚至是写信等方式与家长或好朋友沟通交流。如此,在亲情与友情的激发与感召下,多数同学也会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很快会回归理性的阳光心态。
同学们,前路漫漫兮奋斗不止,这次考试过去了,途中走走停停,抬头你会发现前面的路还有好长。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