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读招生电话:0536-5193-696
    更专业,所以更自信!
/> /> />

考试成绩波动对心理的影响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1-04-23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最近,一位来访学生,他的学习成绩总是时好时坏,很是烦恼。他很无奈地对我说,“老师,我都有点信命了,成绩总是好一次坏一次。将来要是高考之前,恰好刚考好了一次,我可怎么办啊?”看得出来,成绩的这种规律变化让他受到了强烈的心理暗示。 

   其实,有这样心理变化的同学不是少数,很多人在每次考前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胡思乱想,对于考试中的正常发挥非常不利。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同时给大家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成绩变化对每个同学来说,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高考日益临近,这种看似无法控制的成绩波动自然会让考生产生担忧情绪。 

   因此,对于这种成绩波动的状况,给大家一个处理原则:成绩好就多找主观原因,成绩差就多找客观原因。也就是说,每次考好的时候,多从主观上找找原因,比如:我最近的能力提高,我对前一段错题的全面分析奏效了。从而强化个人的能力因素,树立自信心!同时,家长可以采用适当的心理暗示语言支持孩子,例如“我就觉得你最近的状态越来越好了!”反过来,每次考差的时候,多从客观上找找原因,分析问题的合理性,比如:上次考的单元我比较熟悉,这次则比较生疏。家长也尽量不要对成绩表现出太多的担心,避免把情绪传递给孩子。 其次,在某次考试发挥较好,容易担心下次考砸的时候,自己可以给自己安排再多考两次,这样去打破心理上的暗示误区。 另外,当前的考试主要还是阶段考试,每次考完之后,建议大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错题的分析和整理上。要树立一个明确认识,每一道错题都是宝贵的财富,要分外珍惜。这时,同学们的注意力也就容易转移到具体问题上,有助于从成绩波动的不良心理暗示中走出来。     

   克服焦虑情绪,避免上场就“昏”  焦虑,是考试的大敌。因为焦虑情绪会导致精神紧张,反应迟钝,引发记忆障碍。如何去调整焦虑情绪,用平常心态对待考试,同学们可以从认知方面进行调整: 

   第一,试题多数是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复习过的东西,不会超越知识范围,最多就是转换了一个角度,或是要你用学过的知识去解答某种现象。要从容地、有序地打开你记忆的闸门,合理地、正确地运用知识,认真地、仔细地审视每一道题目,是一定能圆满地解答的。 

   第二,同学们必须正确对待环境。考场上坐的都是同学,普通的学生,和自己一样。至于监考老师,可以想象成你熟悉的、喜欢的老师,他也来陪伴你参加人生的这次重要考验。考试时,做到“心中有我,目中无人”,就像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作业一样,不要焦虑、害怕,这样就可以避免“上场昏”的情况出现。  

   期望值不要过高,认真仔细最重要  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这并不是不自信的表现。要知道自己的水平怎么样,自己正确估计自己,在考试时,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地做自己的试卷,尽量不要去想什么其他的事,比如:其他同学考得怎样,我能不能考取,等等。这些问题是考完出来再打听的事情,与考试一概无关。能考多少,就考多少,顺其自然。如果这样想,也许你能发挥得更好,获得意外的收获。 对于试卷,一定要逐条逐句逐字地加以认真阅读,连标点符号都不要轻易疏忽。只有真正领会了题意,才能正确地解答。有些题目,看似简单,却容易出错,稍一疏忽,就可能是终身遗憾。  

  在答题时,最好的方法是先易后难 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在解题过程中,自己会通过对问题的解答,而引发并激活自己的思维和记忆,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渐入佳境”。比如在解答几何题时,可以因一条题目的解答而联想到一条辅助线,在语文默写中,因另一条题目而使自己联想到一句要默写的诗句。 

   另外,先易后难,可以使自己在整个考试过程中信心越来越强,情绪越来越高,思维越来越敏捷,考试越来越顺利,这时你就可能出现“超常发挥”的佳境,取得高分。如果把时间一味花在难题的思考上,那么,一方面可能浪费了时间,使自己本来可以拿到分的较容易的题目流放了。另一方面,可能使自己钻入一条“死胡同”,使自己的思维失去了条理,变成一团乱麻,影响了自己考试的情绪,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复习时,树立勇气信心和毅力 正确地认识自己,是不是就不能挑战高难度了呢?当然不是。要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战胜困难,达到自己的目标,甚至超越自己的平时水平,考出更理想的成绩。这就需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 附件下载:
 上一篇: 临近高考学不进去怎么办? 下一篇: 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