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信念是产生负性情绪进而产生负面行为的主因,所以进行恰当的信念修通是十分必要的。焦虑、恐慌、急躁等往往是对存在的或者是将要发生的事情的超限的紧张不安甚至是恐惧,那有哪些信念对我们产生了负面影响?
信念1:考试前担心自己考不好,或者说认定了自己会考不好,以后也都考不好了,这样就不会考上好大学,人生就完了。
小贴士1:持有这种想法,追问一下自己:考的好与不好,以什么为标准?还没考怎么就能确定自己考不好?假如这次真考不好,你会怎么办?很可能你会加倍努力,使下次考试有进步。我们现在的面临的还是阶段性测试,测的是这一阶段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是用来及时总结、反思的。我们学习,是学知识,更是练思维的。
信念2:现阶段各种信息乱飞,我受到干扰,学习效果大受影响。学不好考不好的话,父母和老师会失望,同学会笑话。父母和老师就觉得我没用,不会喜欢我了,以后不会理我了。
小贴士2:这种想法的核心信念是让别人失望,我会被抛弃,我的人生没救了。持有这种信念的话,不妨问问自己:以前有考不好的时候吗?父母和老师有没有抛弃你?他们的目的是督促你,可能督促的方式有些不是你需要的,我们可以透过表现去了解他们真正的目的。面对同学的话,回顾一下,你们班上次考试第13名是谁,谁退步10个名次?估计都不记得了吧。可见,我们没有精力多管别人,因为精力都用来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了,谁还会笑话我们呢?
信念3:我基础薄弱,知识掌握不扎实,应用不熟练,时间又这么紧迫了,我肯定提高不上来了。
小贴士3:没有学好功课和复习不充分确实会直接引起焦虑情绪。这种情况下,接纳自己的学习现状,让心态稳下来。有些知识已经掌握不扎实了,有些时光已经蹉跎了,现在需要做的是让稳定状态,踏实行动。可以将近期目标定的实在些,多跟自己比较,状态或学习有进步就是好的。将过程砸实,不去空想以后,只要开始行动就永远不晚!
信念4:总感觉上课状态不够好,没能好好复习,这里不会那里不会。
小贴士4:不要害怕对自己现状的不满意。相信我,哪怕你已经稳拿清华北大,你还是会对自己感到不满意。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总在寻找完美时刻,需要对过程和结果有完全的掌控,因为可控让人心安。但是,这要求过于完美了,越长大越会发现自己不是全能的,尽力就是完美。适度的焦虑会让我们集中注意力,促进感官敏感度提升,进而提升学习效率。你会发现,把关注点放在此时此刻,当我们聚焦在每一个当下时,踏实感、安全感自然就提升了。
信念5: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焦虑情绪会传染给我。
小贴士5:这种信念下焦虑害怕的不是学习和考试本身,而是我们对学习和考试赋予的意义。谁焦虑是谁的课题,我们只接受要如何复习等的实际信息,不接受不必要的焦虑情绪。
信念6:我一紧张就容易睡不好、拉肚子等,太影响发挥了。
小贴士6:从认知的角度看,症状是为了平衡适应上的障碍。我们的内在适应不了了,就需要症状上出现一些表现,如睡不好、拉肚子、脾气暴躁等。这是正常的,是为考不好提前找个理由。高考考查的是一个人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培养的思维方式以及心理素质水平,考的好不好,关键在平常知识积累的扎实与否,达到了什么程度。要对自己曾经付出的努力有信心,相信自己都能够正常发挥出水平;就算万一遇到发挥失常的情况,也会有一个保底的基准线。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