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长安三万里》有感
高一十一班 冯则象
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夜晚,同学们坐姿端正,安静地等待着期盼已久的《长安三万里》。早听老师讲过这部电影,也经常跟我们提起高适这位历史人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静下心来,去欣赏一段历史,去感受大唐文化。
影片开始,讲述的是高适、李白在一片茫茫田地中相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两个人开始慢慢熟悉,慢慢了解,但却因去向不同而就此别离,定下十年之约。
高适在去往长安的路上并不顺利,虽有一腔热血,但在那个才华横溢的时代里,他的才华似乎显得微不足道,苦苦练就高家枪,却不如王维抚琴一曲,在长安处处碰壁。然而,高适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更加刻苦地锻炼自己,弥补自己的短板,最后成为了一位才气、武功都十足的领将,在国家即将灭亡之际,挺身而出,用妙计打败了吐蕃军,成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大诗人、大将军。
再看李白,少时才气纵横名气上升,展现出了这位奇才的天赋,但逐梦路上也一样坎坷,他游荡大江南北,诗更加精彩了。到了晚年,盛唐逐渐衰落,李白、高适二人望着自己的头发慢慢变白,无限情绪涌上心头,又因为各自的志向不同而彼此分开。后来,李白投向了永王,险些丧命,但结局还算顺利,留下了许多千古名诗,最后归隐山林。高适也实现了自己的伟大抱负,两个朋友的追梦之路也到此结束。
这部影片中的“长安”代表着高适等诸多名人的理想信念,而“三万里”代表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就像我们当前的高中三年,每个人都应该有着自己心中的“长安”,也要像高适一样去追求梦想,一往无前,驰骋疆场。
让我们迎着朝阳出征,笃定信念,逐梦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