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升,数学教师,高考年级二部14班班主任。从教24年来,坚守“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良知,怀仁爱之心,立仁德之行,孜孜不倦,尽职尽责。获寿光市教学能手、寿光市优秀教师、寿光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全国“学本课堂”创建研讨会暨同课异构赛课一等奖等荣誉。
“情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润滑剂,没有对学生的真情付出,就不可能有与他们的无障碍沟通。”一路走来,磕绊总会有,但更多的是收获后的喜悦,尤其是一份份真挚的师生情感,让张仁升和他的学生们都充满了幸福感。幸福感是什么呢?它就藏在一个个你可能从未注意到的细节里,但却是让灵魂闪光的东西。
热乎的鸡蛋暖了心
九月初秋,清晨偶有一丝凉风,吹落几片树叶,即将离家去圣都求学的静仪见此情形,便有了“伤秋”的情绪。
静仪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女孩,对身边的人和事都特别敏感,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哭鼻子,在入学之初都是独来独往,课上总是走神。但她没有注意到的是,细心的班主任张仁升一直在默默观察着这一切。经多方了解,张仁升找到合适的机会和声细语地对静仪说:“今天是不是没吃早饭啊,来,这两个鸡蛋还热乎呢,给你。是不是想妈妈了,来,和妈妈开个视频。”经过妈妈的一番安慰及张仁升的引导,手握鸡蛋的静仪感动了许久,并下定决心改变目前的状态。没过多久,静仪开始跟老师和同学交流起来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她的英语成绩稳居班级第一,为了让她更有自信,张仁升鼓励她上台分享学习方法,同学们也对她崇拜有加。也因为如此,静仪越来越努力,经常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和静仪一样的同学们有很多,看到同学们的努力,张仁升在欣喜之余,更心疼这群孩子们,于是经常会带上热乎的鸡蛋或酸奶等充饥零食放在他们的桌子上。鸡蛋,不仅仅是鸡蛋,它就像一束温暖的光,对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一通电话后的改变
在班级的一角,有一个个子高高的,眼神总是飘忽不定的男孩子——小志,每次考试成绩都垫底。
张仁升细心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得知,小志因家庭压力而产生了厌学心理。每次和家长通话,都被教育着要出人头地,要好好学习,必须考个高分,经常让他喘不过气来。
一次考试后,小志的家长打来电话问成绩,张仁升简单介绍了情况后让小志和家长通话,然而没过几分钟就听到小志的大声吼叫:“能不能不要再催我了!我不给你们学了!我要退学!”挂断电话,小志坐在地上,他情绪失控了……
这一幕可是让张仁升慌了神,立马把小志拉到一旁,拍着他的肩膀安慰着。等小志情绪稳定了些,张仁升和他交流了许久,从和父母说话的语气到对学习的认识等等,都对小志有了很大的启发。之后,张仁升又单独和小志的家长做了多次沟通,紧张的关系终于缓解。
有一次,小志因家长生病住院日夜陪护,期间,他想了很多,加上之前经历的种种,他懂得了父母的不易,懂得了老师的操心,懂得了身上肩负的责任。在后来的学习中,家长的鼓励多了,他更有动力了,上课也不再走神了,在高考中提升了一百二十多分。每每回忆起,小志都无比感激张仁升老师对他的教导。
爱的教育有温度,无需挂嘴边,因为,爱出者爱返。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张仁升感受到了职业的幸福感。
道歉换来尊重
师生间心与心的呼应就像是回声,我对你的心灵喊着:“尊重你,理解你,关心你。”你就会对我回应:“尊重你,理解你,关心你。”
有一年,张仁升接手了一个实验班,第一次管理实验班,有点手足无措。在班会上,他给同学们立下了许多规矩,其中一条是:女生必须要扎起头发。恰好那天,学生雪儿没有扎头发,心里很是不乐意。
雪儿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女生,自律性有些差,班会后她找到张仁升,表示自己的“不服”。当时的张仁升觉得,规矩就是规矩,必须遵守,于是态度有些强硬,这让雪儿更生气了,课堂也不听讲了,总是搞小动作,甚至有时候逃课。
其实,雪儿就是因为自己表示出的“不服”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应而故意跟班主任“作对”。张仁升了解后,反思了许久,找到合适机会,深表歉意地对雪儿说:“对不起,这本是我的错,我不应该态度那么强硬。”听到这话,雪儿突然眼泪汪汪,称自己早就知道这样做不对,但就是碍于面子,不好服软,而且当天是因为洗了头发才没有扎起来,并不是完全不接受这条规矩。
在回忆时,张仁升说:“在这件事情中,我的角色一开始完全是一个命令者,没有顾虑学生的感受,如果当时我语气再缓一些,再耐心一些,她可能就不会逃课了。这也让我在班级管理中更加重视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尊重和理解他们。”从那以后,雪儿对张仁升更加尊重,主动担任了班干部,遵规守纪,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句诚心的道歉,让学生主动坦白,拉近了师生距离。只有把学生放在心上,去尊重,去关心,就会得到相应的尊重,这便是一种积极的回应。
在我们身边,时时有关爱,处处是温暖,当那些微小的触人心弦的瞬间被放大,我们就会看到这些事情折射出的大爱情怀,恰如那热乎的鸡蛋,失落时的开导,发自内心的道歉,都是张仁升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注入爱与责,让远离家乡的孩子们感受到的温馨与幸福。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