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浮静燥温而厉,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者
远见杨老师,如一缕光,明亮而不耀眼,让人心生暖意;走近杨老师,一身正气,不怒自威的眼神,让人心生敬意,“温而厉”,形容杨老师再恰当不过。
2008年入校以来,杨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谈及多年班主任感受,杨老师笑着说:“做班主任,耐烦为第一要义。班主任虽不是孩子们的父母,却胜似孩子们的父母,操着比父母更多的心.青春期的他们,有主张,有个性,教育他们健康成长,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不骛虚声,不持空想,凡事都需要耐得住烦躁。”简短的几句话,分量却很重,他以真正的匠心情怀,把孩子们视如己出,耐心施教,把耐烦的态度贯彻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正如学生浩宇所言:“圣都的快节奏生活,让刚开始的我们有些不适应,是杨老师时刻关注着我们,谈话谈心,帮助我们尽快地融入其中;考完试分析成绩,告诉我们胜不骄败不馁;严格我们的考试要求和考试纪律,让我们把平时当高考,高考当平时;高考前开班会对我们千叮咛万嘱咐。我很庆幸在众多学校中选择了圣都,也很幸运遇到了杨老师。”
身着运动装,脚蹬运动鞋,简简单单、清清爽爽是杨老师一贯的日常装扮,但是对于学生们,杨老师变着花样让他们安心学习,学生鹏涛回忆说:“有段时间,我们有些烦躁,杨老师变身外卖小哥,给我们带各种好吃的,水果干果,烤鸭烧鸡,牛奶面包,很多同学感动得在宿舍流泪。大爱无言,有这样的的老班,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
爱是教育的灵魂,杨老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用爱心耐烦地管理班级的大事小事,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不放过任何小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推进班级整体进步;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学生们不负所望,每年杨老师所带的班级各项评比都名列前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做杨老师的学生,我们满是荣耀。”
全心筑梦慨而慷,学生成长路上的护航者
已过不惑之年的杨老师,深知“人民教师”这四个字的重量,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培根铸魂,为学生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学生看见光,点亮学生的“心灯”。他总是教导学生们:“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你们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选择复读,是你们人生中的重要一步,说明你们心中有梦想,有梦想就要勇敢地去追,拼尽全力,方能无悔。”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复读时光虽然短暂,却弥足珍贵,杨老师和学生们约定一日三好——锻炼好身体、保持好心态、培养好习惯,每日自觉践行。作为体育老师的他,深知锻炼好身体的重要性,课间积极带领学生们做运动,体育课更是形式多样,让学生们在运动中锻炼意志。他教育学生们,“当习惯了体育场上摔爬滚打,你们会变得更加坚强,在运动中不怕摔倒,摔倒后再度爬起,锻炼了你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如同现在的你们,高考摔倒一次并不可怕,要紧的是赶快爬起来,奋起直追,过去无法改变,未来一切可期!”在杨老师眼里,每个学生都有无限可能,人人皆可成才。
好心态成就好学生,身教胜于言传,每届学生从新生入学到高考离校,杨老师每天都用微笑守护着他们,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杨爸爸”。毕业生阿强在给杨老师的信中写道:“复读是我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老班的笑,他给了我自信,也给了我温暖,虽身在异乡,却犹如父亲在身旁。”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行走在学生中间,杨老师是最忙碌的,从清晨天未亮到深夜月高悬,步履不停,每天早早在教室等候学生已经养成了习惯,每晚查完宿舍确保学生都已休息才放心回家。披星来,戴月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杨老师兢兢业业的好习惯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他们在教室里静心凝神的学习状态,攻坚克难的信心与勇气,是对杨老师最好的回报。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走在圣园,秋风拂过,校园的草草木木显得愈发成熟,又是一年秋风起,奋发努力正当时,在未来的工作中,杨东明老师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中执着坚守,为热爱的教育事业贡献光与热!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