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兴军老师,圣都中学39班班主任,39班、40班化学老师,从教二十年,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先后荣获潍坊市教学成果奖、寿光市教学成果奖、高考优胜教师,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备课组长,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
春播桃李胜三千
秋来硕果满圣园
枯燥的课堂千篇一律,有趣的老师万里挑一。因为有趣,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闪闪发光,熠熠生辉,于兴军老师正是如此。正因为于老师的用心,对学生的爱心,加之他诙谐有趣的口头语,学生们对他的崇拜之情日益增多,于老师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在无形中感化着学生们,他的化学课富有活力,学生们每天翘首以待。
于老师的影响力不止在校内,学生马娣说自己到圣都就是慕名而来,她听同村考上大学的大哥大姐们说,“圣都好,圣都的老师好,特别是班主任兼化学老师的于兴军”,高考后本犹豫不决的马娣,在听到于老师的事迹后下定决心来到圣都,给未来的自己一个提升的阶梯。
说起学生,于兴军赞许地说:“每个学生都是一棵小树,各有特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要用心观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亮点,引导他们,让他们发觉自身价值所在,继而努力奋进,茁壮成长。”于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激发他们的潜能,他们班的学生不负所望,竞相展示自己的才华,写标语,定口号,激励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饭后,39班教室都会传来气势高昂的口号声,让人精神振奋,“少年自有少年雄,自许人间第一流,诸儿碌碌不足数,我向关山觅吴钩,终成文声惊四海,一剑光寒十六州,六月飞花虽折柳,与君相会最高楼。”在39班教室后面,学生们自发挂上横幅,“严格自律,成就自我,越努力,越幸运”。全班学生都在横幅上自发写上激励自己的话和自己心仪的大学,这齐力奋进的班级,浸透着于老师多少汗水,大爱无言。
春华秋实映初心
三尺讲台勤耕耘
“于老师管理班级很有一套。”级部主任郭梁对此钦佩有加,“学生们就是喜欢听他的课,喜欢听他的话,成绩明显提升,这是于老师个人魅力所在,他是学生们心中的暖男。”
于老师教学严谨又不失风趣,课堂上面对知识薄弱的学生耐心十足,一个略带严厉而又满是宠溺的眼神,是学生们努力学习的“催化剂”,“不怕底子弱,找准方向,努力就是了。”面对学生们的困惑,于老师没有给他们过多的压力,轻轻几句话,反而引燃了学生们攻坚克难的动力。
于老师在课堂上从未发过脾气,“孩子们基础不一,要多给他们信心,来到圣都,他们就是我的孩子,我要帮他们重拾自信,让他们抬起头,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
于老师话虽不多,但是对学生的关爱日益增多,无论多累,只要学生有需要,即便是讲过好几遍的知识点,当看到有些学生一副一筹莫展,无从下手的样子,他依然会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嘴上说着口头禅“这个知识点我已经讲过一万遍了,再讲就是一万零一遍了,讲完这一遍,我再也不讲了”,下次遇到依然会讲解如初。经常有学生给于老师写信,特别是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们非常感谢在复读这一年里,于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让很多学生把高中三年的化学都学回来了。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于老师都在办公室和同事们切磋琢磨,怎么讲让学生们易于接受,融会贯通。教研组长王亮对于兴军老师的敬业精神很是赞叹:“从不放过一个细节,钻研起来经常忘了休息,说他废寝忘食一点都不为过,他的儿子在寿光中学读高二,作为班主任的他几乎没有时间去看望。”在于老师心里,学生就是他的一切。
万般辛苦不觉累
呕心沥血育英才
在于老师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午睡趴趴枕,“学生送的,怕我落枕。”于老师微笑着说,爱出者爱返,学生们的关心让于老师很是欣慰。在学生们面前,于老师从不言累,但是学生们会自己发现。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学生们写给他的信,好几封信里都说,经常发现于老师下课后就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学生们不知道于老师为什么累得课间一趴就能睡着,上课时间又精神抖擞,领着他们探究化学的奥秘。
今年三月初,于老师的父亲因为腰椎间盘突出需要住院治疗,住院两周的时间里,于老师天天两头跑,每天晚自习下课后去医院陪护,第二天早自习上课前赶到教室迎接学生,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每天都是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早上最早一个到达教室,披星戴月,从未请过假,调过课。所以下课后,在办公桌前累得一趴就能睡着。
于老师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学生前行的路,他对学生的大爱践行着对教育的初心,奉献着,收获着,所带班级本科上线率一直是稳居前列,化学成绩更是提分法宝。
一勤天下无难事,面对荣誉,于兴军老师说,自己最大的体会就是只有辛苦耕耘,才能收获硕果,“在学校,我就是孩子们的家长,左肩担着爱我的学生,右肩担着我爱的课堂,不管明日阴晴雨雪,我都会牢记使命,一路前行,用责任和担当为圣都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我的光和热。”
“严格自律,成就自我,越努力,越幸运!”这不仅是于兴军老师班级的标语,更是于兴军老师人生的写照。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