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在教师群里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为圣都的年轻教师竖大拇哥。”有些人,有些事,无需言表,便自成画卷。圣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年轻,上进,以奋斗为底色,描绘着“责任为天”的圣都精神。本文没有华丽辞藻,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真实的一幕幕感人画面。
01.年轻可歌,情深不惧风雨
伴着星光点点,圣都的班主任们陆续踏进校园,人群中有两个特别的身影,头扎马尾,脚步轻盈。那便是圣都为数不多的女班主任——李晓婷、岳凌云。她们主动请缨,身伴日月,手挽星辰,以坚毅之心勇担使命,以赤诚大爱塑造灵魂,谱写着动人的圣园之歌。
乘风破浪的“婷姐”
有人说,这世上最完美的阵容就是:爱孩子的老师,爱微笑的学生,手携手,肩并肩,一起仰望星空。看到这句话,便想到中秋节那天,李晓婷为全班同学买来了旺仔牛奶,还精心制作了节日课件,和孩子们一起吃月饼,度中秋。那晚气氛活跃,各种笑语汇成了欢乐的海洋。
“年轻是用来奋斗的,就应该尽己所能去创造价值。”而她的作息也总是伴着月光星辰,在日以夜继的工作中展现了女子的刚强。在学生眼里,她是为了将数学转化为更易理解、动人有趣的知识而步履匆匆的婷姐;她是诗圣笔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那个在深夜整理班会课件,寻找更合适教学素材的婷姐;她是那个总在不经意间带给你惊喜的婷姐;更是那个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婷姐……圣园四季,数不清的加班加点,给每一位同学留下针对性的评语和方法;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即便嗓子沙哑也阻挡不了对课堂的热爱;就连面对需要缝针治疗的意外磕伤,她也竟毫不在意,坚持查完宿舍才去医院,看到她眼睛上方的创口贴,生出了满心敬意。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李晓婷以心换心,对她的学生们付出了所有热情。一位学生写道:“与你相遇,我何其有幸,感谢于你的诲人不倦,感恩于你的如此坦诚,感动于你的深情相伴。每一句温暖的话,每一个手链、胸针都倾注了你美好的祝愿,我会永远纪念和珍藏。”读罢,回忆起去年的夏秋之交,中午在女生宿舍,面对一个因想家而闷闷不乐的女孩,李晓婷张开她的双臂,轻声细语地安慰她,抚平了她的情绪,为她重新梳理了辫子。那双臂并不宽大,却足以容纳所有,而那个瞬间也让我怦然心动了。
外刚内柔“小岳岳”
“决心从事教育事业,便是认定了它的意义和价值,我想要用自己的努力和用心去帮助学生完成蜕变,化茧成蝶,助力圆梦。”这是岳凌云来圣都的初衷,每次见她,总是那样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
“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怨无悔。”岳凌云如是说。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她珍惜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无论生活中还是学习上,她俏丽的身影随处可见,最熟悉的镜头便是,每天午休前,她都会去宿舍,和学生围在一起,探讨、分享各自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感悟。她细心观察,发现女生小英经常不吃早饭,她每天都会带去鸡蛋,确保小英的营养;天冷了,她买了保温桶,在班级前门口设置热水区,方便学生及时喝到热水;她还买了挂衣架,方便学生挂外套。那天偶然间路过,发现她正在安装挂衣架,时而蹲下拼接,时而四处找零件,最后又仔细观察了架子的各个拼接处,排除安全隐患后将那沉沉的架子搬进了教室……国庆假期,她放弃休息,陪伴着留校自修的孩子们。我曾跟她开玩笑:“假期难得,何不忙里偷闲,贴花黄、逛商场?”可她却说:“朝朝暮暮里,学生已经成了我的牵挂甚至是依赖,陪伴着他们,才是最有安全感的事情……”于她而言,相伴便是发自内心的芬芳,是入了骨髓的甜蜜,是裹住灵魂的幸福。犹记去年高考结束的那天傍晚,看到孩子们渐行渐远的背影,一贯坚强的她,却在转过身后彻底“破防”,哭得像个孩子。这外刚内柔的女子,是要付出多少爱才会把情深唱得这样动听?答:倾情无限。
02.年轻可为,责任已成本能
立冬那天的初雪,让整个城市银装素裹,圣园更像是变成了童话般的世界,可爱的人群中有几个不乏童真的年轻班主任,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突然想到一句话: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厚爱无需多言,当爱与责任成为本能,“老班”就是那个对的人。
如父如兄的“波波超人”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责任,一是要勤快,二是要细致认真。于波近几年一直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将这两点做到了极致。为和学生打成一片,他不断探索和学习,牺牲了太多休息时间,借助知乎、哔站等平台,将众多新鲜事物,并巧妙地融进课堂。同为人父,他深知家长的牵挂,所以每天早早到校,开始拍视频,随即发到两个班的家长群,看似平常的举动,却成为了不少家长的精神食粮。每逢过节时,他鼓励亲子之间书面互信,从而更有助于心灵的沟通,而家长的认可也给了于波更多的动力。
“于波老师好像是天生的超人,永远都有使不完的劲。”学生小米这样评价他。去年,他的父亲与岳父同时生病,他就每天穿梭于医院和学校之间,从没有耽误过一天工作;家里有两个不满五岁的孩子,因为他的工作性质,晚上也总是等到他回家才肯睡觉,等孩子睡着,他才简单洗漱,稍作休息,天不亮就又奔向学校。每每谈起自己的学生,他都非常骄傲,可谈起自己的妻儿时不禁泪目,想着深夜里两个孩子熟睡着的可爱脸蛋,满眼愧疚……眼袋重重的他擦去泪水,转身又拿出了工具,开始帮学生修理眼镜。殊不知,年轻的他也是个孩子,却藏起压力,扛着责任,负重前行。
知心“龙哥”,严爱相济
真正的爱从来都不是去一个所谓的“好人”,当爱遇上严格,教育才有了意义。从教多年来,王龙龙慈爱又严格,踏实且细致,把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放在教育的首位。他率先垂范,积极入党,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尽职尽责,学习上谦虚刻苦。每个学期,他都会找每一个学生谈话至少四次,帮学生们立规矩,正态度,学生越来越认真,行为越来越规范。学生小清在留言中提到:“遇恩师,人生之幸,感谢龙哥在我走弯路时及时拉回了我,当时不解且叛逆,如今坐在大学教室,每每想起,感激万千。”
好的老师必然是严慈同体的,王龙龙严格的另一面便是无悔的爱。安安成绩一直不错,却在一次考试中下降十多个名次,王龙龙心里比谁都着急,成绩刚出就找到安安去做分析,又帮他制定了后期学习计划。一直到午休铃响他都没吃饭,给安安买了午餐后又去办公室里备课。刚入学时,班内一学生因身体不适而发烧,而此刻王龙龙自己的小儿子也发烧了,可他毫不犹豫,先陪着学生做检查,待学生身体稳定又匆忙返回家中照顾生病的小儿。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龙哥”故作坚强,忍着心疼,为一个个学生撑起了爱的保护伞。
温暖如阳“柴事事”
起初与柴老师并不相识,偶然间读到一封来信,恰巧那日,他两手插进上衣口袋,顶着寸头,戴着眼镜,大步走向操场……就那个瞬间,让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诗:“当我走向你的时候,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于学生而言,此言再合适不过了。他总是“嬉皮笑脸”,因为他相信,微笑是有魔力的,以微笑开启新的一天,也会让孩子们一天都充满动力;他喜欢“唠叨”,大事小事都要问一问,管一管,“感冒好些了吗?”“和爸妈通电话了吗?”“晚上睡得怎么样啊?”他还喜欢偷偷送惊喜,中秋节的月饼,葡萄味的QQ糖,酸酸甜甜的安慕希,治愈系的零食……都让学生暖在心田。
看着柴老师进入操场,和学生一起跑操,我又读了一遍那封写给他的信:“您定的规矩一条又一条,但也正是那一条又一条的规矩成就了我们,因为这背后是一个手捧爱心,像温暖阳光一样时时刻刻都在关心我们的你。这爱,就藏在早读时你为我们拖地的身影里,藏在每次考试后与你我们面谈的走廊里,藏在每天晚上放学后查宿舍的背影里,藏每日你上下楼梯的匆匆步伐中,更藏在高考回头时你那深深留恋的目光里……”班主任的爱总是这样,亲历不自知,回首方觉可贵,这便是对学生之事,事事关心的“柴事事”。
03.年轻无悔,奋斗自成芳华
鲁迅先生曾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火,不必等候炬火。”年轻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借这次机会,有幸认识了三位颜值与能力并存的年轻女孩,她们勇敢、向上,努力地发着光。
大眼姑娘在成长
初次见她,便被那俊俏的鹅蛋脸、水灵灵的大眼给迷住了;第二次见她,却是戴着口罩,嗓子沙哑,正抱着书本去上课。心想,原来这才是真实的她,努力不止的她。圣都,新的环境,新的挑战,为了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董媛媛每周除了周六下午回家,其余时间甚至国庆长假都住在学校里。为了规范板书,她的手都磨出了茧,指甲盖里也都是粉笔灰,她的教案里密密麻麻全是注解与修改,一遍遍地尝试、纠正、再次实践,一次次的实践中,她成长迅速,所教班级的成绩也名列前茅。
由于年龄相差不大,她成了孩子们知心朋友,无论是想家了还是压力大了,学生都喜欢找她谈心,她的每一次笑容也都让孩子们如沐春风。一名女生在谈到董老师的时候特别兴奋地说:“董老师她虽然年轻,但专业功底一点也不比老教师差,她特别勤奋,从未见她请过假,大大的眼睛里闪着光,让人不自觉地产生了信任,还有她那甜美的嗓音,让我们的生物课变成了最幸福的事。”她的同事说:“小董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办公室备课学习,主动承担备课组内的琐碎工作,经常加班到很晚才去休息……”年轻,无所畏惧,她把教育当成了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不断地让自己的羽翼变得更加丰满。
温柔如莲,亦坚韧如莲
一次课间,我站在1号楼北侧窗前,望着对面的2号楼的阳台,有两个女孩在说话,偶尔互相“投喂”零食,看着她们温柔的笑脸,瞬间暖了心,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迎风舒展,浅笑嫣然”。直到今日看到李欣莲老师,我才发现原来那天的情景是她和一名女生在谈心。她有着一头不长不短的披肩散发,一张樱桃小嘴总是带着甜美的微笑,她就是这样,一张温柔的脸,一颗细腻的心,而这也让她在短时间内和学生们打成了一片,因“认识”代沟小,有更多共同语言,很多学生都很“依赖”她,愿意向她请教各种问题,与她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温柔从来都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柔和的坚韧,不惧阻力、稳步向前。“多研究高考题,每做一遍都能有更多的收获。”她将级部主任跟他谈心时的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并下苦功夫钻研,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和新课程标准,从刚来的无从下手到现在的游刃有余,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李欣莲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采访回来后,她给我发来这样一段话:我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孩子,我所做的点点滴滴都会给他们留下永恒的印记,相信自己所呈现给孩子们的东西,他们会放大两倍三倍甚至十倍地呈现给最需要的人。
勇敢小楠,不怕困难
暑假学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学生,国庆期间他回家后,问我要“小楠”的电话,有个化学题不会做。我满脸问号,谁是“小楠”?他说:“最勇敢的小楠呀。”我这好奇心瞬间被勾起,直到后来跟她交谈才知道她就是那个为了不耽误上课,在暴雨中淌着水去教室的女孩。“参加工作第五个年头,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还是在初来时被快节奏的备课上课搞的焦头烂额。”她回忆着刚来圣都的日子,然而生来倔强的她,不怕困难。她工作积极,谦虚好问,在备课时提前梳理知识,写一遍教案,再拿着自己的教案去听老教师的课,教案上的添补、修改到后来的重写,每一笔都是一个向上的台阶,就算晚上睡觉也在脑海里反复地重复当天的知识,入职不久便对课堂驾轻就熟了。
孟楠的性格也感染着她的学生们,一位女生化学成绩一直不理想,学起来非常吃力,每天都在后悔选择了这门学科。孟楠发现后,及时找到她,她并没有先去分析学生的成绩,而是跟学生分享了自己在成长路上的坎坷与坚持的喜悦,然后对学生说:“只要你想做,你尽管坚持,一切皆有可能。”学生受到极大鼓舞,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孟楠持续关注和督促着她,也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她补课,学生的成绩也是意料之中进步了许多。见微知著,你看,这就是勇敢的小楠!
人生漫长,却又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而青春无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以上八位仅是圣都年轻人奋斗的缩影,纸短情长,言语总显苍白,竖起“大拇哥”,剩下的故事我们慢慢品……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