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旭军,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圣都中学校长助理,教学一部3班、4班班主任,政治教师。从教24年,肩扛责任,手指星辰,以执着坚守,立德树人,无悔奉献。获寿光市优秀班主任、寿光市师德标兵、寿光市政治科骨干教师、潍坊市政治科教学能手、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潍坊市特级教师、潍坊名师等称号。
守初心严谨治教,践使命润泽桃李
拜访那日,他案前沉思,突然收到一则消息,脚下生风一样跑了出去,片刻又健步而来。穿着一双再普通不过的黑色运动鞋,几乎天天如此,那双鞋在无数次的穿梭中饱受磨损。好奇问之,笑笑答曰:每日转查在校园每处角落,行走于相距离最远的2号、6号楼之间,监督着每栋楼的四层教室……
连续多年担任级部主任和班主任,自2020年担任校长助理以来,郎旭军又分管了两个级部的管理工作。担子重了,责任更大,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无所畏惧,定位高,要求严,敢于创新,带领师生树立目标,积极探索,形成了极具特色教学管理方案。他总说:“凡事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到极致,想做成事,总能找到办法,不想做事,总能找到借口。”他的大脑每天近20小时处于运转状态,想办法怎样提高效率,这样科学分析,也因长期劳累导致了头痛病,针扎一样的疼,可他依然那么坚持着,思考着,这股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为师生树立了榜样。无论是级部管理,还是班级教学,郎旭军的“严”是出了名的,时刻以高标准带领团队的老师和学生们不断向前,追求卓越。
他勉励老师要用心用力,扎扎实实,克服一切困难。在教师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当你手拿聘书的那一刻,心里是什么感觉?那是一份简单的聘书吗?不,是沉甸甸的责任啊!”一句话,发人深省。他提醒学生要认真踏实,懂得感恩,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在级会上,他提到:“改变何其重要!大家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吗?”掷地有声,充满能量。在师生携手,全力以赴的路上,他所带领的团队各项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老师们收获、成长,实现价值,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学生们坚持不懈,乐学圆梦,在2021届高考中,所教班级有15人提升了100分以上。字字句句,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他对教育的大爱情怀。
强专业精研思政,怀信仰立德树人
努力的程度成就人生的高度。一个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在学习上也必然做到极致。郎旭军把政治课作为情怀教育,对待思政知识可谓如痴如醉。
从任课那日起,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为了上好一堂政治课,每天都做高考题,弄懂吃透;努力研究教材,先听后讲,学习其他老师的教案,遇有疑问,虚心求教,对距离较远的,不知道打多少个电话,只为问清题目的最佳解题办法;他探究高考试题,研读高考评价体系,主动请教名师、教研员、专家,掌握最前沿的高考信息。直到今日,因学习,他中午都很少休息过……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郎旭军的业务水平大幅提升,对教材及高考方向把握准确,注重研究知识点的提档升级,积极进行情境化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德育渗透,生活引导”教学模式,方法灵活,氛围活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郎旭军认为,厚德善业,裨教泽学,为人师,必定要坚持立德树人,树典范、德为先;以人为本,教人以道义,教人以知识,教人以智慧。在日常教学中,他立足课堂,注重发挥思政课的德育功能,一方面多方式呈现爱国主义情怀,一方面结合身边的成功案例以及自身的奋斗路程,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化知识为德行,化德行为信仰”,便是郎旭军不懈探索的教改结晶。他先后获全国学科四结合教研教改先进个人、山东省政治科说课比赛二等奖,其论文《思想政治课师本化与特色教学的实践研究》获全国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基于议题式教学的课堂活动“四度”》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学政治参考》及其它刊物上发表,同时拥有潍坊市特级教师、潍坊名师两项含金量都很高的业务称号。
倾真情以生为本,注真爱并肩逐梦
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郎旭军坚信,赏识与关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促使教育者在育人为本上下功夫,传道授业,付出真情,做学生的贵人,为他们的人生导航。
他时刻提醒自己:假如我是这个孩子,假如这是我的孩子。也真切地把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们当成了自己的宝贝。2021届毕业生小王,因身体弱经常请假,郎旭军和全体任课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为他补课,细心照顾,高考前该生又生病加受伤,近乎崩溃,多次想放弃考试,郎旭军和数学老师王秀琳不眠不休全程陪伴,轮番做工作,直到最后学生出现在考场。这份坚持,就是一份无言大爱。毕业生小宇,总是贪玩,上课走神,刚开始斗志满满,可在一模考试后觉得成绩提不上去而崩溃,自暴自弃,在郎旭军的鼓励和陪伴下,重拾信心,虽然过程艰难,但最后提升了133分,面对成绩页面,他的眼泪喷涌而出,诉说着无以言表的感动。
前几日翻阅学生稿件,被一篇文章吸引。学生阿霞写道:“那日生病,他伴至凌晨,见我‘不争气’的眼泪,故作严肃,‘哭什么哭,有病治病,有问题解决问题。’可转身就是父亲般的奔波忙碌,安排了我的舍友照顾我的不便,他还给我讲述他女儿的经历,鼓励我一定要坚强。我想,有这么伟大的父亲,肯定就有了不起的女儿。返校后,他目送我们进了宿舍楼,那晚路灯曦微,凉风习习,我的心却被这温暖的‘父爱’所融化……”感动的背后,是汗水,亦是心酸。郎旭军的爱人也是教师,两人每周只有周五晚上才能在一起吃顿饭,他的老父亲患有脑梗塞、肺心病等多种严重疾病,长期住院,直到2018年元月1日去世,却不得空闲照顾。他忍着心痛和愧疚,倔强地抹去眼眶的湿润,更加勤勉。
至此,我停笔半日,感慨良久,24年班主任历程,他放弃了无数个休息日,朝陪夕伴,听着数届毕业生送给他的外号“知心大哥”、“心理医生”、“最信任老班”,看着墙上那几面绣有“厚德师恩,鞠育静香”、“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锦旗,想到招生期间一位学生在网上说的那句“郎老师对我们很严格,但在我们有困难,遇挫折时却总能显露出父亲般的幽默与柔软。”何为立德树人?我想,这便是最好的答案。
人活一世,总在寻找生命的意义,纵使终归尘土,有些人却因热爱绘出了生命的底色。郎旭军手握戒尺,心怀赤诚,“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在时光里赶路,在求索中收获”是他的真实写照,前路浩荡,他将继续秉承“责任为天”的圣都精神,精进不休,臻于至善。
(于杰)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