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计划
一、党建常规工作。
在做好“三会一课”、支部生活日(主题党日)、党员过政治生日等工作深入开展的同时,重点搞好2019年度党建工作底线清单和重点任务清单所列工作。
二、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推 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原著悟原理、撰写体会找初心、对标榜样找差距、育人为本看业绩、批评与自我批评明使命、组织开展党性教育等方式,回答好“入党为了什么、 为党做了什么”“初心是什么、使命在哪里”。
三、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
每季度专题研究1次党建工作、班子成员每半年听取1次所分管级部处室、学校党组织工作情况汇报,重大问题随时研究。
四、创新抓好教师队伍党建工作。
按照年级、教研组、备课组等设置党支部、党小组,实现“两个全覆盖”;健全完善党支部书记任职资格制度和后备人才培养机制,选优配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开展好党员导师工作室、青年党员先锋岗创建工作;落实好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定要求,组织评选最美教师、立德树人标兵和师德楷模。
五、抓实抓牢意识形态领域各项工作。
落实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十条意见,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每季度开展1次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每年度开展1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检查。各党支部每半年开展1次意识形态工作自查,并专题汇报意识形态工作情况。。
六、建立党务干部和党员教师常态化培训机制。
积极参加教育工委组织的全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党务干部复旦大学培训班、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党建管理员培训班等高层次培训,办好圣都中学党校,健全党校培训计划、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党员每年1次进教工委党校、每三年进一次寿光市委党校培训要求。年内完成上级组织的党组织书记培训不少于32学时,党员培训不少于24学时。
七、深入开展党建工作标准化示范校创建活动。
从党建“三红工程”、党组织设置与换届等18个方面,全方位梳理当前学校党建工作,实现党建工作标准化,争创党建示范校。
八、深入推进学校党支部“四制工作法”。
充分运用学校党支部“四制工作法”思维导图,完善党委-总支-支部三级推进网络,落实每月一次集中研究、每季度一次讨论交流、每半年一次督查考核的推进机制,在党员导师作用发挥、动态管理及党建课程化、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创新。
九、实施党建重点项目引领创新工程。
每个党支部根据实际确定一个重点项目,组织由党务干部、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青年党员教师等组成的项目团队,集中攻坚党建难题,打造党建工作亮点;建立沟通配合机制和集体会商机制,每名班子成员包靠3-5班级、备课组及处室,定期蹲点调研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思路举措。
十、完善学校党建工作考核评议制度。
加强过程性督查考核,6月、9月、12月分别进行一次党建调研督查;组织一次党支部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
十一、积极做好党建宣传。
充分利用圣都中学网站党建栏目、党员党建微信群、一线教师群等平台 ,努力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立足高端媒体、突出重磅报道,进一步扩大我校党建的影响力。
十二、开展“三个好”培育评选活动。
积极开展“党建好案例、书记好党课、党员好故事”培育评选活动,在圣都中学网党建园地开辟专栏,及时将好故事、好党课、好案例向全校推介,年底进行评选表彰。
十三、积极探索党员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
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试点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党员组织活动、专题学习、作用发挥等作为党员量化积分的重要内容,并将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十四、深入实施“三红”工程。
开展党员导师领衔团队、项目、课题活动,每名党员导师帮扶1-2名青年教师,至少领衔1个团队或项目、课题;开展党员导师做学生的“六大员”活动,每名党员联系3至5名学生。“七一”前,评选表彰优秀党员导师、“红烛”先模人物。落实好德育“四进”工作,推进党史国史进校园,打造校园“红色文化长廊”,通过观看“红色电影”、传唱“红色歌曲”等方式,将爱国爱党思想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并办好 “庆祝建国70周年校园红歌大赛”。
十五、进一步加强党群共建。
每半年研究群团工作、听取群团工作汇报不少于 1 次。动员和组织干部教师、职工、青年、妇女围绕教育中心工作立足岗位创新创优。每学期组织1次党员教职工对学校党建工作的评价,作为对学校考核的重要指标。
十六、扎实开展“四讲一创三满意”作风建设年活动。
扎实开展好“延时服务”“送教上门”、学生资助和“万名教师访万家、十万家长进校园”等活动,不断创新措施、优化流程、扩大覆盖、精准帮扶。